遏止冒名乱象 高风险快递货物将实名认证再通关
遏止冒名乱象 高风险快递货物将实名认证再通关
2021/8/18 21:24
(中央社记者吴佳蓉台北18日电)快递包裹实名认证App“EZ WAY”使用人数突破330万,随著实名制落实,冒名通关情形陆续浮现,为遏止乱象,关务署表示,年底前将针对高风险货物实施“预先委任制”,先完成实名认证包裹才能通关。
为解决多年来快递包裹冒名通关、短漏税捐乱象,财政部关务署近年推出实名认证App“EZ WAY”,统计至7月底使用人数已达到330万人,已涵盖大多数经常海外网购的族群。随实名认证普及,冒名通关情形也越来越难掩藏,民众可藉EZ WAY通知发现自己名义遭冒用。
关务署统计,从2020年至今年7月底,共有5万2769 件透过EZ WAY回报的冒名通关案件,扣除当事人误按或选择不处理的案件,民众正式向海关提出“冒名声明书”要求处理的案件目前共419件,另外有561件已移送检调调查。
为更有效遏止冒名通关,关务署官员表示,目前正在建置“预先确认委任报关机制”的系统及流程。“预先委任”是快递包裹还在海外、未通关前,就要先请收件人透过EZ WAY完成实名认证,完成后才能进行后续寄送、通关程序。
官员指出,这与目前只要注册使用EZ WAY,快递包裹就能先放行、事后再以EZ WAY回覆确认的做法不同,将实名认证时间点更提前,且要认证完成包裹才会放行,可更有效遏止冒名通关,但想上路,势必要花一段时间宣导,让业者及民众适应。
因此,今年底前会先针对有多次违规前科业者承揽的高风险快递货物,实施“预先确认委任报关机制”,下一阶段再扩大为有意愿使用的民众,将于EZ WAY中增设选项,让有意愿者勾选,最终目标是全面实施。
此外,关务署提醒,疫情期间跨境网购依旧商机不坠,也使诈骗情形增加,最常见的手法为“跨境网购货到付款诈骗”及“关税或罚款诈骗”,呼吁民众应慎选具安全交易机制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跨境网购,若遭货到付款诈骗,可儘速向货运、宅配业者或取货超商反映,进行后续退货退款事宜。
订阅《早安世界》电子报 每天3分钟掌握10件天下事
订阅
民众若收到有人透过社群软体、简讯或电子邮件,谎称有进口货物遭海关扣押,须转汇钜额金钱至特定帐户,缴纳关税及罚款后,才能免除刑事追究或货物才可放行,记得要提高警觉。
此外,海关扣押货物必会开立书面扣押收据,若有罚款也会以书面处分书送达受处分人,关税或罚款也均须透过金融机构收款直接入帐国库专户,而非汇入私人帐户,千万不要轻易受骗。(编辑:杨兰轩)1100818